[00:00.00] 作词 : 彭修文 [00:01.00] 作曲 : 彭修文/古曲 [00:25.93]改编:彭修文 [00:33.19]指挥:彭修文、彭晓黄 [00:42.31]乐团: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[00:48.19]专辑:彩云追月 [00:53.64]制作:中国龙企划组合 [00:58.63] [01:08.22]琵琶曲《月儿高》曲谱初见于清嘉庆年间,蒙古族文人荣斋所编的【弦索备考】中; [01:20.53] [01:22.28]后来华秋萍编纂【琵琶谱】,收录其中的《月儿高》之乐曲的轮廓与前者在基本上相同,但将各段曲牌名称改为抒情写景的小标题, [01:45.64]共分十二段,可归为「起、承、转、合」四个部份。 [01:55.61] [02:03.24]「起」部包括「海岛冰轮」、「江楼望月」、「海桥踌躇」三段。 [02:18.55] [02:22.19]在散板引序之后,琵琶运用左手的吟、揉、推、挽和泛音技巧,在中音区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, [02:45.29] [02:47.80]并且在「起」部和「承」部反复变奏再现, [02:54.61]音乐婉转动人,极富韵味,彷彿一幅风清月白的宁静夜景,充满诗情画意。 [03:08.20] [03:17.79]改编:彭修文 [03:33.49]指挥:彭修文、彭晓黄 [03:43.65]乐团: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[03:56.69]专辑:彩云追月 [04:10.76] [04:32.53]「承」部是「银蟾吐彩」、「风露满天」、「天娥旖妮」三段, [04:48.60] [05:35.43]将柔美的主旋律作了大幅度伸展的自由变奏,演奏速度加快, [05:52.64] [06:13.50]节奏的处理显得更自由和丰富多彩。 [06:24.06] [07:16.35]「转」部由「皓月当空」、「琼楼一片」、「银河横渡」三乐段组成, [07:28.87] [07:31.95]以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及切分音节奏型, [07:39.57] [07:44.08]再加上演奏时采用弹挑和半轮的技法,使旋律活泼跳动,富于推动力,表现出传统歌舞音乐的特点, [08:05.92] [08:13.31]此乐段与全曲的前后部份都形成鲜明对比,彷如呈现出一幅飘飘欲仙的优美舞姿,令人心悦神怡。 [08:32.04] [08:35.05]由彭修文大师改编的《月儿高》民族管弦乐曲, [08:41.05]除继续保留并更加发挥琵琶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外, [08:47.05]在配器上藉着多种器乐演奏的烘托,使乐曲气势更加宏大,意境表现更为真切,予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。 [09:02.69] [09:04.69]乐曲的「合」部包括「玉宇千层」、「蟾光炯炯」、「玉免西沉」三个乐段, [09:20.23] [09:24.86]首先出现一个气息悠长的抒情乐段, [09:30.34]由琵琶运用扣轮、扫轮奏出优雅、古朴而富于幻想的旋律,犹如一段自由舒展的独舞; [09:50.59] [09:54.45]接着运用摭弹技法奏出轻快急促的音调,使乐曲充满生气; [10:06.81] [10:46.32]最后,引序意境重现,思绪又拉回到美丽的月夜之中。 [10:59.59] [11:13.37]被世人尊称为「中国民族交响乐之父」的彭修文大师出生于湖北武汉, [11:31.27]是著名的作曲兼指挥家。 [11:37.80] [11:40.75]历任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指挥、团长, [11:48.12]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指导兼任广播民族乐团首席指挥, [11:58.65]香港中乐团客席指挥、新加坡人民协会华乐团客席指挥, [12:08.78]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兼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, [12:18.42]及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。 [12:22.18] [12:25.51]对推动中国民族管弦乐交响化不遗余力,卓然有成,堪称世界华人音乐艺术之光! [12:40.18] [12:42.18]制作:中国龙企划组合